安装客户端,阅读更方便!

第33节(1 / 2)





  宫闱深深处,已四处掌灯。当璀璨绚丽的宫灯,在角楼、阙楼以及其他无数华丽宫殿的檐角之下飞扬而起时,走过去,仰头,连星月都看不见,四下亮若白昼。

  元聿话少,只在她问起时,对她解释哪一处是什么宫殿,曾住了些什么人,元聿都能对答如流,可见记忆深刻。

  只是当车辇便要拐入另一条小径时,元聿突然张口:“停车!”

  岳弯弯微微惊讶,因为她没见过元聿这般张皇过,但很快,他只是皱了皱眉,在车辇停下之后,神色镇静,对宫人说道:“掉头。”

  于是车辇掉头而去,岳弯弯很是奇怪,却不敢问,只回眸望了望,那小径深处,花至荼蘼,开得热烈绚烂,犹若人间胜景,在宫灯的映照之下,流萤飞舞,花若凰尾。她慢慢地收回了目光,没说一句话。

  最后,车辇在牡丹园停了下来。

  岳弯弯认出了这条路,上次来投喂相里玉时来过的地方,那巨大的鸟笼还矗落在那儿!

  元聿将她抱下车,岳弯弯朝着那鸟笼疾步走了过去,然而走到近前她就立刻发觉,那笼中,已无鸟!

  “相里玉去哪了?”

  她回眸问元聿。

  元聿已行到她身后,一臂从身后环住了她腰,朝远处的天空之中发出了一道驯鹰的唿哨,岳弯弯定睛一看,只听一声鹰唳之后,一道黢黑的身影矫健地疾飞而来,停在了鸟笼上。

  金色赤羽,背部有紫色绒毛,神色高傲,睥睨四方。

  正是相里玉。

  岳弯弯仰起了玉颈,正好把鬓发擦过元聿的胸口,那一处微微露出的皮肤上,有些痒麻之意。他定了定神,却见她目光困惑,他低声道:“朕很小时,便养着它了。鹰的寿命不短,甚至驯养得好的鹰,可以陪伴主人一生,当年先帝想送朕十岁的时辰礼,问朕想要什么,朕说,想要一只桀骜不驯的猎鹰。不要家养的,要刚捉来的。先帝便令人去南山猎了一只回来,送给了朕。”

  不知为何,岳弯弯听着听着,竟有些心疼,“陛下,你一定是小时候太孤单了,才想要一只猎鹰来陪伴。”

  元聿的嘴唇似为之放松了下来,他凝目望着怀中的小皇后,手掌抚了抚她的面颊,“嗯。”

  居然承认了?

  岳弯弯嘟了嘟嘴。其实她小时候,也没什么朋友呢。没朋友也是很正常的事,其实一个人也能活得好好的,但她也会想养一些小动物,不过没元聿这么阔绰,都是阿爹从外边带回来的野兔、野刺猬和小乌龟罢了。

  她想过,之所以她这么不同,大概是因为,她是一个没娘的而爹也时常顾不上的孩子。

  那么元聿,也是吗?

  岳弯弯仰着脖子望着元聿近在毫厘的脸,不觉已是忘得略有痴意了。这里灯火不盛,在黑夜里,看不出他瞳眸的颜色,但是岳弯弯知道,他的瞳色来自他的母亲,那位来自羽蓝国的公主。但她却还不够了解,这后宫之中的许多事。

  岳弯弯踮起脚尖,凑在元聿的脸侧,轻轻地,将他的脸啄了一下。

  “陛下,那相里玉……”

  元聿抬起手,朝相里玉唤了一声,它便一个振翅,听话地飞到了元聿面前,停在了他的手臂上。

  他将相里玉用臂膀托住,拿至岳弯弯跟前:“弯弯,以后,相里玉送你。”

  “啊?”

  这不是他最重要的朋友吗?

  元聿却是一笑,让相里玉靠过去,停在岳弯弯身上。金雕的身子笨重,差点踩得岳弯弯哼哧一声,元聿抬起手,在相里玉背部的毛上由上至下地梳理了一遍,目光专注,望着这头从小驯养的心爱的猎鹰。

  “那时,朕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,最后父皇会传位给朕。朕也是如今才明白,身在这位置上有诸多的不得已,朕以后怕是没有空再养它了。要么,便放它走,要么,将它送人。”

  “朕所能想到托付相里玉的人,由始至终,只有朕的妻子。弯弯,它交给你了。”

  作者有话要说:  高贵冷艳实则狗到不行的陛下和他的傲娇小娇妻。

  回想起相里玉从前吐槽主人要拿自己当聘礼的话,惹,居然不是玩笑!

  感谢在2020-08-14 17:49:36~2020-08-15 08:17:0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~

  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:竹家姑娘、就爱喝桃桃 5瓶;阑予、吴世勋老婆 1瓶;

  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  第45章

  含元殿的烛火又是彻底没有熄, 待送皇后回甘泉殿,已近子时。

  她入睡极快,等元聿将她从龙辇上抱下时, 她已闭上了双眸,长睫低垂, 发出了轻微的鼾声。元聿将她送入寝宫, 放在柔软的榻上, 岳弯弯就势蜷缩成了一团。他替她掖被,这才走出。

  含元殿的折章还有许多,元聿一直坐到夤夜时分, 才会内殿休息了两个时辰, 睡到天明时, 便听宫人来报,说是晏相来了。

  今日不用朝会, 晏准是一如既往地来得早。元聿起身更衣,稍事梳洗以后, 整装而出。

  晏准递上来两份折章。

  令元聿有些意外, 没有想到还有晏准拿不准不知该如何决断的事。郑保将两份劄子都递到了元聿手边, 元聿先拿起一封, 是工部的。

  先帝大丧, 工部大兴土木, 要修缮皇陵。

  上面列举了修缮之事一应所需,包括木材、原石, 连地宫里所需要的蜡烛都写了进去。尽管事先先帝大丧时国库已拨了一波银子,然而上至尚书,下至工部员外郎一应仍然整日哭穷。

  元聿看了一眼,撩手放到了一旁:“修缮皇陵的事是朕提议的, 既然银两不够,何不再拨?”

  晏准道:“陛下再看另一封。”

  元聿疑惑,凝视着晏准,信手又拾起了另外一封。果然,见到这份劄子以后,元聿的脸色有了变化。

  这是礼部上呈的。